文章出处: │ 网站编辑: │
养生是永恒的热点话题,而谈到养生我们就能想到那句“多喝水”!水,是“生命之源”、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,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,水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。对人的生命而言,断水比断食的威胁更为严重。人体一旦缺乏水分,身体各个部位都可能罢工——血流量下降,氧气不足,神经功能变弱,皮肤脆弱,代谢不畅,机体运行受阻,脏腑异常……
但是水有那么多种类,究竟喝什么水、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喝水才更健康呢?答案其实就是热水或白开水。虽然这是最普通的水,但给我们身体带来的好处可不少。
(一)多喝热水或白开水的好处
1.缓解咽喉疼痛:喝热水可以缓解感冒、咳嗽和喉咙痛。化痰还有助于清除鼻塞。
2.缓解痛经:水的热量对腹部肌肉镇静和舒缓的效果,最终可以帮助治愈痉挛。
3.身体排毒:热水帮助身体排毒。喝热水时体温开始上升,会出汗,有助于从排毒。
4.防止早衰:体内的毒素让你衰老得快。喝热水有助修复皮肤细胞,增加皮肤的弹性使皮肤变得更光滑。
5.促进血液循环:喝热水会促进血液循环,血流更通畅,血栓风险相对更低。
6.减肥:热水能保持健康的新陈代谢,有助于你的身体分解脂肪组织(又名身体脂肪)。
7.维持好皮肤:皮肤水分充足,新陈代谢快,不易长皱纹、色斑等,更显年轻态。
8.减少呼吸道疾病;呼吸道粘膜相对湿润,分泌的黏液有助于减少病菌入侵。
9.预防便秘:充足的水分能防止大便干燥,预防便秘。
11.保护胃粘膜:经过烧开后又晾凉的白开水,在中医上被称为“太和汤”,是胃部“养护剂”,有助于避免胃黏膜损伤。
(二)喝水的时间
早上喝一杯温水,对我们的健康大有好处。
1.补充水分
人在早晨起床后会,身体正处于缺水状态。这时候补充一杯温水,让水分进入血液中,使血液稀释,改善夜间脱水情况。
2.增强消化能力
经过一晚上的代谢,早上起床后人体胃肠已经排空。这时喝水可以冲淡胃酸,增加肠胃收缩能力,有助于消化系统的规律运作,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。
3.预防血栓
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,血小板活性增加,加之睡了一夜的觉,排尿、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,血液黏稠度增高。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,从而降低血栓风险。
4.激活大脑
早起喝一杯水会增加血容量,促进血液循环,让人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。
除了早上,其余时间也要按时喝水。饭前半小时喝水最养胃,到吃饭的时候不会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,而且还会调节体内无机盐的浓度,不会因为吃饭摄入无机盐而导致体内缺水。饭后不要立即饮水,以免冲淡胃液,影响消化。晚上不要太晚饮水,一是防止夜里去厕所影响睡眠,二是防止水肿。运动后要补水。
(二)饮水量标准
喝水固然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,但也要科学饮水,不要因为过度饮水、不合理的时间饮水给身体造成负担。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指出,低身体活动水平下的成年男性每天应喝1700ml,成年女性每天应喝1500ml。
而如果天气热、空气干燥、出汗多等,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。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小便,如果颜色浅黄、清澈、量足,说明饮水量基本充足,否则就需多喝点水。
特殊人群要控制饮水量,如正在服药治疗胃溃疡的患者、慢性肾病患者、尿毒症患者、心衰患者等。
(四)喝水的注意事项
1.主动喝
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,因为口渴,其实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。随着机体失水量增加,还会伴随尿液颜色加深、皮肤干燥、口舌干裂、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表现。所以最好每隔半小时补充一次。
2.慢慢咽
即使口渴了,也不要大口喝水。如果大口喝下太多水,会导致水分快速进入血液,经过肠内吸收后血液会变稀,短时间内的循环血流量就突然增加了,容易加大心肌耗氧量,加重心脏负荷。正确的方法是,小口慢饮,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,更要慢慢喝,少量多次饮用为宜。
3.别太烫
过热的水(超过65℃)会烫伤食管黏膜,长期如此,食管黏膜反复损伤-修复,容易引发炎症甚至癌变。
4.擅选择
注意利尿食物,不能只喝水,不排水,否则容易引起身体浮肿。不要喝凉水,尽量喝温水或热水,尤其是女性朋友,即使不在例假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