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出处: │ 网站编辑: │
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,我们迎来了流感高发期。来势汹汹的流感病毒让不少人忧心忡忡,许多人为了预防或治疗流感,可能会自行购买药物使用。然而,用药不当不仅不能有效防治流感,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风险。
了解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种不同的疾病。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,症状更为严重,包括高热、全身酸痛、极度疲劳等;而普通感冒则主要由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,症状相对较轻。因此,针对流感的治疗需要特别谨慎。
警惕乱吃药的危害
l 许多人在感冒后会自行服用抗生素,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区。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,而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,抗生素对其并无治疗作用。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缓解流感症状,还可能破坏人体正常的菌群平衡,导致耐药菌的产生,使后续感染更难治疗。只有当流感合并细菌感染,如出现高热不退、咳脓痰等症状时,才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。
l 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也存在风险。例如,许多复方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,如果同时服用多种含有该成分的药物,很容易导致药物过量,引发肝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。在自行用药时,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,避免重复用药。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,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。
l 一些特殊人群在用药时更需谨慎。孕妇、儿童、老年人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,由于身体机能或生理状态的特殊性,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常人不同。例如,孕妇在孕期用药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,儿童的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,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,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。这些人群在流感高发期如需用药,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,确保用药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