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出处: │ 网站编辑: │
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日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,在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北回归线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,标志着盛夏的开始。
今日夏至。"至"是到达极点的意思。夏至有两个含义:
1.日长之至,日影最短
"日长"指的是太阳的高度,在夏至日,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是太阳在一年中所能达到北半球最高的纬度,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。
所以夏至,又称"日长至",而这一天,北半球的日影是最短的。
2.阳气之至,阴气始生
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,阳气在这一天强盛到极点,盛极必衰,阴阳转换,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,所谓"夏至一阴生"。
古人认为"九"是极数,九日一变,因此,与"冬九九"一样,也有"夏九九"。
"夏九九"是以夏至日为起点,每九天为一个九,每年九个九,共八十一天,有一首《夏至九九歌》:
夏至入头九,羽扇握在手;
二九一十八,脱冠着罗纱;
三九二十七,出门汗欲滴;
四九三十六,卷席露天宿;
五九四十五,炎秋似老虎;
六九五十四,乘凉进庙祠;
七九六十三,床头摸被单;
八九七十二,子夜寻棉被;
九九八十一,开柜拿棉衣。
境由心生,心静即清凉
1.一切皆由心生,心能认识自然现象的原理
"夸父逐日"的神话,一般认为是夸父追赶太阳,最后渴死,其实古书中的记载是"夸父逐日影"。"逐"是挨着,逐个,每天的意思,也有追逐的味道,就是说夸父,每天记录太阳的影子,来确定夏至和冬至,制定历法。
2.心生万境,境由心造,境由心转
关于夏至日影,有一个"杯弓蛇影"的故事:后来,他得知酒中的小蛇,其实是墙上悬挂的弓在酒水中的投影,立刻病就好了。
3.心静即清凉,心静自然凉
从夏至开始,进入"头九(一九)",炎热的"暑夏"到来,到三九、四九的时候,则是一年中最热的"伏天"。
白居易有一首诗,"人人避暑走如狂,独有禅师不出房,非是禅房无热到,为人心静身即凉"。境由心生,心静即清凉,所谓"心静自然凉"。
半夏时光,心闲即自在
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,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,到了夏至,夏天正好过了一半。这半夏时光如此珍贵,值得珍惜和纪念,因此,在过去,夏至是节气,也是节日,称之为"夏节""夏至节"。
"冬至祭天,夏至祭地",帝王在这一天祭祀地祇(地神),而民间则祭祖。古人讲"天地父母""天人合一",无论世界怎样日新月异的变化,改变不了四季轮回,代替不了自然之美,人心、万物的根基,都在天地之中。
"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",夏至日有吃凉面的习俗。